过去一年,我省努力实现“从农牧民单一的种植、养殖、生态看护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的转变”,生态、生产、生活硕果累累,喜讯连连。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获批、可可西里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祁连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国家试点项目开工建设,河长制全面建立,5622名五级河长正式履职,国土绿化面积突破27万公顷,为历年造林绿化平均任务量的2.5倍。中央环保督察期间交办的2299件环境问题全部办结。
农牧民实现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这正是得益于培育新型农牧民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农牧业由单一种植养殖向种植养殖加工销售融合,生产产业也是由数量型向高质量高效益转变,让农牧民的产品卖个好价钱,农牧民也由种养型向增收型转变,趟出一条生态保护、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三赢”路。
故事一:近万名草原守护者
寒冬,长江源头已是哈气成冰的季节。白雪皑皑的草原上,才让当周戴着印有“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管护巡查”字样的红色袖章,骑着马,缓缓走在茫茫草原,马背上驮的袋子里装满了捡拾的垃圾。
才让当周是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索加乡人,也是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江源(可可西里)园区里的一名“马背上的生态管护员”。祖祖辈辈生活在草原的牧民,最熟悉的就是草原。才让当周回忆,20世纪90年代初,他家的0.47万公顷草场养着120多头牦牛,到90年代末时80多头牦牛都吃不饱。
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实施,牧区实施了一系列天然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政策,才让当周自愿把自家草原缩减到了现在的0.2万公顷,目前剩余的50多头牦牛也加入了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管理、统一轮牧,草原恢复了往日的绿意。
随着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近万名生态管护员持证上岗,他们名正言顺成了草原的守护者。
曲麻莱县创新生态管护“五有四组两户”新模式,乡有保护站,村有保护队,生态管护向社、组、户延伸触角,搭建了从上到下远距离“点成线、网成面”的管护体系,把管护区域内的每一个角落都粘连在了这张“网”上,消除了管护“死角”。
故事二:发展中探寻生态密码
这几天,忙活了一年的青本加终于松了口气。“合作社分红100万元,户均分红2万元!”
39岁的青本加是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塔秀乡塔秀村人。养过牛、种过地、开过拖拉机、跑过摩的、当过司机……岁数不大,工作倒是换了不少。可就像他发愁的那样:受了不少苦,没挣到多少钱。
就在青本加琢磨着怎么才能有条新出路时,一场“牧场上的革命”在贵南县拉开大幕。牛羊还是那些牛羊,牧民还是那些牧民,传统的养殖方式走上了经营集约化、产权明晰化的路子,保护草场与牧民增收双赢。
立足草场和耕地面积大,牲畜数量多,农牧交叉、农牧互补的优势,大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加快转变生态农牧业发展方式,积极探索城镇与乡村、农区与牧区、农牧户之间联合经营的发展模式,路径就是发展家庭牧场。
同样在贵南县森多镇加尚村,2011年时,全村只有两个畜棚。2014年全县家庭牧场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村里的致富能手仁庆塔把握时机,积极学习家庭牧场经营,组织19户牧民成立了嘉仓家庭牧场,现已成为贵南草原家庭牧场中的明星牧场。
畜棚、青贮饲料棚、机械棚……空旷的草原上,一排排新建的家庭牧场大棚整齐划一,让人看着很是提气。仁庆塔告诉我们,2016年底,牧场完成草地畜牧业股份制改造,2017年,除去成本和相关费用,嘉仓家庭牧场纯收入达到40万元,牧户按入股比例分红最高的有五万多元。
治多县作为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实验区试点,不断调整畜牧业产业结构,发展了联户经营、股份制模式、家庭牧场等畜牧业经营方式。几年前治多县以“政府搭台、合作社唱戏”的方式,建立了治多县生态畜牧业合作社。不断健全完善中,目前该合作社跨索加、多彩、治渠三乡五个村,合作社吸纳了三乡五村贫困户1340户、4721人。这种跨乡建立股份制模式的合作组织在我省生态畜牧业合作社中独一无二,也是治多县生态畜牧业转型发展中的一次变革。
今年37岁的旦多是合作社成员,切身感受到加入合作社带来的变化。旦多是治渠乡治加村低保户,家里特别困难,房子里连桌椅板凳都没有,睡觉就在地上打地铺。加入合作社后旦多给合作社放牧,除了每年能得到分红外,还有放牧酬劳,2017年,一年的收入达到6万元。如今,旦多家里摆上了电视、冰箱等家电,还买了辆越野车,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治多县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实行规模化生产、科学化放牧,培育牲畜出栏、畜牧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以往以村为单位建立合作社,范围小、规模小、效益低,优势资源整合不到一起。这种经营模式,打破传统合作社生产经营方式,合作社规模大,科学合理利用草场资源,实现了草畜平衡、牧业增效、牧民增收的目标
故事三:好日子就像花一样绽放
走进曲麻莱县康朵诺泽藏族工艺品有限公司,诺布坚参聚精会神地制作着藏刀,一会用火烤,一会用锤敲。
诺布坚参是曲麻莱县牧民,他将自己家的牛羊交到合作社打理,闲下来的诺布坚参就到县城参加技能培训,学习金银饰品的制作工艺。“喏,这藏刀是纯金银及珊瑚打造,售价3万元。这是弹带,男女士腰带佩挂的饰品之一,还有三四十种手工艺品。做一件这样饰品能挣1000多元钱呢。”诺布坚参指着做好的工艺品说。
去年,曲麻莱县建设了技能培训基地,开设了理发、烹饪、汽车摩托车修理、缝纫、车辆驾驶、合作社财务管理等实用型技术和唐卡、藏刀、折噶、民族婚庆主持等特色培训班,让更多的劳动力由过去的单一放牧型向多元技能型转变。
走进玉树市省级扶贫产业园区的诺布林藏族服饰加工厂,21岁的扎西巴毛用激光裁剪布料,裁剪好的布料送到加工车间,制作藏袍。扎西巴毛初中毕业后到扶贫产业园区学习缝纫,每月工资2800元,扎西巴毛刚进公司时从针脚走法、衣服剪裁学起,现在已经掌握了现代化的机器裁剪和运用。
还有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省级扶贫产业试验示范园区,是集贫困农牧民就业技能实训基地、农牧业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展示中心、年产4000吨畜产品深加工、青藏高原牦牛奶酒生产、民族文化演艺中心建设和藏式餐饮中心为一体的扶贫产业示范园。在产业园区从事掐丝唐卡制作的多旦加说:“真没有想到能在家门口找到这么好的工作,我们牧民的日子越来越好了,好日子就像花一样绽放。”(张多钧)